鄭州五中心理劇場應(yīng)邀赴外語中學演出 感動二千師生
我校心理社應(yīng)邀赴外語中學高中部話劇演出。共演出兩場,每場三個劇本,共計30多分鐘。三個劇本都是來自于身邊的真實故事。
觀看演出的是外語中學高中部高一年級二十余個班和初二年級的六個班,經(jīng)過劉老師的精心指點,演出非常成功,感動了所有在場的師生。
開幕
第一場觀看的是外語中學高中部的同學
劇本一:大約講述的是一個還算不錯的家庭,因一場變故而分開。孩子跟隨母親,可是孩子沒有因為家庭的變故而做適應(yīng)性的改變,依舊和伙伴們比吃比穿。甚至為了面子,在一個偶遇的機會,不敢對伙伴指認自己的母親,將她說成是自家的保姆。但,母親叫住了他。在同伴的幫助下,終于承認自己那顆不甘人后的“虛榮心”。上圖是偶遇中,因不認母親,母親含淚離場的鏡頭。
劇本二:講述的是一個從農(nóng)家走出的孩子到城市后,經(jīng)不起繁華世界的誘惑,不再勤奮努力,和城市的孩子一樣吃好的,穿好的,玩手機,甚至有了個女朋友。艱苦的父母從家中來尋他,可他卻很嫌棄父母。女朋友小麗因其嫌棄父母,不知恩圖報而離他而去。同村一同上學的靈兒狠狠的批了他,終于讓他找到了那個勤奮、知恩、善良的自己。
因為是一個比較廣泛關(guān)注的話題,引來了不少笑聲。上圖為前來觀看的省市心理健康學會老師。
乍一看,這個題目,很多人以為是又一個女朋友呢,上圖的笑容多來于此。不過,這是個“狠”角色,是她改變了他。
劇本三封信是一個演出了已經(jīng)有近二十場的劇本了,于2007年開始編排,我校在校師生都看過。并在我校07年藝術(shù)節(jié)作為特別節(jié)目演出,當時到場的市教育局副局長一行感動落淚。上圖為主題班會時的乖乖女們,他們來自初二年級和高一年級。
李同學的哭戲已經(jīng)爐火純青了
故事感動了每一個人
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