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漢服之美,浸潤傳統(tǒng)文化”——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走進鄭州五中
鄭州市第五中學歷史知新社團輔導老師耿瑞開場白歡迎并介紹宣講團老師
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閻國宇講課
閻國宇與歷史知新社學生王珂瑩互動
閻國宇與明德國學社輔導老師谷麗亞互動
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徐漪介紹漢服文化
徐漪老師、丁偉、王雁等進行漢服展演
學生穿上漢服細心體味老師講解漢服的文化魅力
同學們做模特,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志愿者王雁為大家講解中國傳統(tǒng)服飾
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志愿者丁偉展示禮儀,同學們穿上中國傳統(tǒng)服飾
同學們穿上中國傳統(tǒng)服飾展示古代禮儀
鄭州市第五中學校長張?zhí)煊优c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志愿者合影留念
為傳承中國傳統(tǒng)歷史文化,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豐富同學們的校園文化生活,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受不一樣的歷史,2018年10月30日下午,鄭州市第五中學歷史知新社和明德國學社誠邀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的志愿者老師們?yōu)楦咭粚W生展開一場別開生面、趣味橫生的中國傳統(tǒng)服飾禮儀歷史文化專題講座。宣講團閻國宇、徐漪等志愿者一行6人先后授課展示。
本次講座以《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帶你走進河南博物院》為題,從中國古代服飾文化的角度出發(fā),讓學生感受了別樣的歷史盛宴。講座從閻國宇老師提出的三個問題“是否去過博物館?為什么去博物館?在河南博物院能收獲什么?”開始,深入淺出地講述了博物院在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中的作用以及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之后,閻老師以“文物的述說:漢服之美謂之華”引出了本次講座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由宣講團的徐漪老師來為大家講述中國古代的漢服之美。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徐老師以其生動有趣的語言告訴學生“華夏”二字與漢服之間的關系,并介紹了漢服的特點(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系帶隱扣),而交領左衽則蘊含著民族氣節(jié)。接著,徐老師以圖文并貌的形式介紹了漢服的幾種形式(直裾、曲裾和襦裙),并邀請學生現(xiàn)場試穿漢服,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并加深了學生對中國古代服飾的理解,使學生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的驕傲。
講座中宣講團閻國宇教師、徐漪老師多次先后與該校語文老師谷麗亞和學生王珂瑩等師生現(xiàn)場互動,以提問互動的形式將課堂氣氛不斷推向高潮。在講座互動中,該校高一學生所表現(xiàn)出的認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豐厚的知識儲備也獲得了宣講團老師的一致認可。然后,在婉轉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宣講團三位身著漢服的老師為學生現(xiàn)場表演了舞蹈《禮儀之邦》,將本次講座的氣氛再次推向高潮,并贏得與會師生的陣陣掌聲。
本次專家講座傳承了歷史文化知識,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學習到課本外的歷史知識,更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使他們認識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以自己身為中華民族的一份子感到驕傲。會前,宣傳團老師給每位前來聽課的學生發(fā)放一份宣傳漢服文化的《蒲公英》報紙,會后給積極參與互動的學生每人頒發(fā)一本成長日記記錄本,以資鼓勵。
據(jù)悉,河南博物院中原歷史文化宣講團自1999年成立以來,已歷時19載。19年來,他們深入學校、部隊及企事業(yè)機關單位進行中原歷史文化傳播和愛國主義教育,將河南博物院的精品文物、中原文化乃至華夏文明用豐富的形式加以體現(xiàn),傳輸?shù)缴鐣母鱾€角落,贏得了社會的廣泛好評。